2022 的相反数是( )
A . 2022 B . C .
D .
若二次根式 有意义,则实数
的取值范围是( )
A . B .
C .
D .
下列图形中,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( )
A . B .
C . D .
如图,在 △ ABC 中, D , E 分别是 AB , AC 边的中点,若 DE = 2 ,则 BC 的长度是( )
A . 6 B . 5
C . 4 D . 3
某城市市区人口 万人,市区绿地面积 50 万平方米,平均每人拥有绿地
平方米,则
与
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( )
A . B .
C .
D .
如图,斑马线的作用是为了引导行人安全地通过马路.小丽觉得行人沿垂直马路的方向走过斑马线更为合理,这一想法体现的数学依据是( )
A .垂线段最短
B .两点确定一条直线
C .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
D .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
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,点 A 与点
关于
轴对称,点 A 与点
关于
轴对称.已知点
,则点
的坐标是( )
A . B .
C .
D .
某汽车评测机构对市面上多款新能源汽车的 的加速时间和满电续航里程进行了性能评测,评测结果绘制如下,每个点都对应一款新能源汽车的评测数据.已知
的加速时间的中位数是
,满电续航里程的中位数是
,相应的直线将平面分成了 ① 、 ② 、 ③ 、 ④ 四个区域(直线不属于任何区域).欲将最新上市的两款新能源汽车的评测数据对应的点绘制到平面内,若以上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均保持不变,则这两个点可能分别落在( )
A .区域 ① 、 ② B .区域 ① 、 ③ C .区域 ① 、 ④ D .区域 ③ 、 ④
计算: =___ .
计算: _____ .
分解因式: ______ .
2022 年 5 月 22 日,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发布《中国生物物种名录》 2022 版,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约 138000 个.数据 138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______ .
如图,数轴上的点 、
分别表示实数
、
,则
______
.(填 “>” 、 “=” 或 “<” )
如图,在 中,
是中线
的中点.若
的面积是 1 ,则
的面积是 ______ .
如图,将一个边长为 的正方形活动框架(边框粗细忽略不计)扭动成四边形
,对角线是两根橡皮筋,其拉伸长度达到
时才会断裂.若
,则橡皮筋
_____ 断裂(填 “ 会 ” 或 “ 不会 ” ,参考数据:
).
如图, 是
的内接三角形.若
,
,则
的半径是 ______ .
如图,在四边形 中,
,
平分
.若
,
,则
______ .
如图,在 中,
,
,
.在
中,
,
,
.用一条始终绷直的弹性染色线连接
,
从起始位置(点
与点
重合)平移至终止位置(点
与点
重合),且斜边
始终在线段
上,则
的 外部 被染色的区域面积是 ______ .
计算:
(1) ;
(2) .
解不等式组 ,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.
为减少传统塑料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,国家提倡使用可以在自然环境下(特定微生物、温度、湿度)较快完成降解的环保塑料袋.调查小组就某小区每户家庭 1 周内环保塑料袋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,使用情况为 (不使用)、
( 1~3 个)、
( 4~6 个)、
( 7 个及以上),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统计图的一部分.
(1) 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_____ ,请补全条形统计图;
(2) 已知该小区有 1500 户家庭,调查小组估计:该小区 1 周内使用 7 个及以上环保塑料袋的家庭约有 225 户.调查小组的估计是否合理?请说明理由.
在 5 张相同的小纸条上,分别写有语句: ① 函数表达式为 ; ② 函数表达式为
; ③ 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; ④ 函数的图像关于
轴对称; ⑤ 函数值
随自变量
增大而增大.将这 5 张小纸条做成 5 支签, ① 、 ② 放在不透明的盒子
中搅匀, ③ 、 ④ 、 ⑤ 放在不透明的盒子
中搅匀.
(1) 从盒子 中任意抽出 1 支签,抽到 ① 的概率是 ______ ;
(2) 先从盒子 中任意抽出 1 支签,再从盒子
中任意抽出 1 支签.求抽到的 2 张小纸条上的语句对函数的描述相符合的概率.
如图,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,一次函数
的图象分别与
轴、
轴交于点
、
,与反比例函数
的图象交于点
,连接
.已知点
,
的面积是 2 .
(1) 求 、
的值;
(2) 求 的面积.
如图,点 在射线
上,
.如果
绕点
按逆时针方向旋转
到
,那么点
的位置可以用
表示.
(1) 按上述表示方法,若 ,
,则点
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______ ;
(2) 在( 1 )的条件下,已知点 的位置用
表示,连接
、
.求证:
.
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( ICME -14 )会徽的主题图案有着丰富的数学元素,展现了我国古代数学的文化魅力,其右下方的 “ 卦 ” 是用我国古代的计数符号写出的八进制数 3745 .八进制是以 8 作为进位基数的数字系统,有 0~7 共 8 个基本数字.八进制数 3745 换算成十进制数是 ,表示 ICME -14 的举办年份.
(1) 八进制数 3746 换算成十进制数是 _______ ;
(2) 小华设计了一个 进制数 143 ,换算成十进制数是 120 ,求
的值.
在四边形 中,
是边
上的一点.若
,则点
叫做该四边形的 “ 等形点 ” .
(1) 正方形 _______“ 等形点 ” (填 “ 存在 ” 或 “ 不存在 ” );
(2) 如图,在四边形 中,边
上的点
是四边形
的 “ 等形点 ” .已知
,
,
,连接
,求
的长;
(3) 在四边形 中, EH // FG .若边
上的点
是四边形
的 “ 等形点 ” ,求
的值.
已知二次函数 的自变量
的部分取值和对应函数值
如下表:
| … | | 0 | 1 | 2 | 3 | … |
| … | 4 | 3 | 0 | | | … |
(1) 求二次函数 的表达式;
(2) 将二次函数 的图像向右平移
个单位,得到二次函数
的图像,使得当
时,
随
增大而增大;当
时,
随
增大而减小,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二次函数
的表达式
______ ,实数
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 ;
(3) 、
、
是二次函数
的图像上互不重合的三点.已知点
、
的横坐标分别是
、
,点
与点
关于该函数图像的对称轴对称,求
的度数.
(现有若干张相同的半圆形纸片,点 是圆心,直径
的长是
,
是半圆弧上的一点(点
与点
、
不重合),连接
、
.
(1) 沿 、
剪下
,则
是 ______ 三角形(填 “ 锐角 ” 、 “ 直角 ” 或 “ 钝角 ” );
(2) 分别取半圆弧上的点 、
和直径
上的点
、
.已知剪下的由这四个点顺次连接构成的四边形是一个边长为
的菱形.请用直尺和圆规在图中作出一个符合条件的菱形(保留作图痕迹,不要求写作法);
(3) 经过数次探索,小明猜想,对于半圆弧上的任意一点 ,一定存在线段
上的点
、线段
上的点
和直径
上的点
、
,使得由这四个点顺次连接构成的四边形是一个边长为
的菱形.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?请说明理由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