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数学8.1平均数教案

初中数学 COOCO.因你而专业 !
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

初中数学8.1平均数教案



  • 从不同方向看

    教案示例

     

    平均数

      教学目标:

      (一)知识目标:

      1、掌握算术平均数,加权平均数的概念。

      2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。

      (二)能力目标:

      1、通过对数据的处理,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。

      2、根据有关平均数的问题的解决,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。

      (三)情感目标:

      1、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,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。

      2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,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。

      教学重点:算术平均数,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。

      教学难点: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。

      教学方法:讨论与启发性。

      教学过程:

      一、引入新课:

      在某次数学测试后,你想了解自己与班级平均成绩的比较,你先想了解该次数学成绩什么量呢?(引入课题)

      二、讲授新课:

      1、引例:下面是某班30位同学一次数学测试的成绩,各小组讨论如何求出它们的平均分:

      9599879090869910095878886949290958786888690909980878699959292

      甲小组:== 91(分)        

      甲小组做得对吗?有不同求法吗?       

      乙小组:= = 91(分)

      乙小组的做法可以吗?还有不同求法吗?

      丙小组:先取个数90做为基准a,则每个数分别与90的差为:59−300−4、……、22,求出以上新的一组数的平均数= 1,所以原数组的平均数为=+90=91

      想一想,丙小组的计算对吗?

      2、议一议:问:求平均数有哪几种方法?

      (1)算术平均数:=(x1+x2+……+xn)或都利用基准求算术平均数=+a

      (2)加权平均数:=(f1+f2++fk = n)

      问:以上几种求法各有什么特点呢?

      公式=(x1+x2+……+xn)适用于数据较小,且较分散。

      公式=+a适用于出现较多重复数据。

      公式=(f1+f2++fk = n)适用于数据较为接近于某一数据。

      师: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吗?

      看下面例题:

      某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:黑板、门窗、桌椅、地面。一天,三个班级的各项卫生成绩分别如下:    

      1)小明将黑板、门窗、桌椅、地面这四项得分依次按15%10%35%40%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卫生成绩,那么哪个班的成绩最高?

      2)你认为上述四项中,哪一项更为重要?请你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评分方案,根据你的方案,哪一个班的卫生成绩最高?与同伴进行交流。

      解:(1)一班的卫生成绩为:

          95×15%+90×10%+90×35%+85×40% = 88.75

      二班的卫生成绩为:

          90×15%+95×10%+85×35%+90×40% = 88.75

      三班的卫生成绩为:

          85×15%+90×10%95×35%+90×40% = 91

      因此,三班的成绩最高。

      2)分组讨论交流

      小结:以上四项所占的比例不同,即权有差异,得出的结果就会不同,也就是说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。

      实际问题中,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“重要程度”未必相同,因而,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,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“权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