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数学5.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
教案示例
5.2平面直角坐标系
第一课时
教学目标:
【知识目标】
1、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横轴、纵轴、原点、坐标等的概念。
2、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。
3、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,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。
【能力目标】
1、通过画坐标系,由点找坐标等过程,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,合作交流意识。2、通过对一些点的坐标进行观察,探索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,纵坐标或横坐标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段与两坐标轴之间的关系,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。
【情感目标】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内容,以及由点找坐标,反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,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,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心。
教学重点:
1、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。
2、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,会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。3、由点的坐标观察,纵坐标或横坐标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段与两坐标轴之间的关系,说明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。
教学难点:
1、横(或纵)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的探究。
2、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的总结。
教学过程设计:
一、导入新课
『师』 :同学们,你们喜欢旅游吗?
假如你到了某一个城市旅游,那么你应怎样确定旅游景点的位置呢?下面给出一张某市旅游景点的示意图,根据示意图,回答以下问题:
你是怎样确定各个景点位置的?
“大成殿”在“中心广场”南、西各多少个格?“碑林”在“中心广场”北、东各多少个格?
如果以“中心广场”为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、分别取向右、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方向,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长度,那么你能表示“碑林”的位置吗?“大成殿”的位置呢?
在上一节课,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确定位置的方法,主要学习用反映极坐标思想的定位方式,和用反映直角坐标思想的定位方式。在这个问题中大家看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?
二、新课学习
平面直角坐标系、横轴、纵轴、横坐标、纵坐标、原点的定义和象限的划分。
『师』 :看书,(三分钟后)请一位同学加以叙述。
『生』 :在平面内,两条互相垂直用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。通常,……有序实数对(a,b)叫做点P的坐标。
『师』 :在了解有关直角坐标系的知识后,我们再返回刚才讨论的问题中,请大家思考后回答。
『生』 : “大成殿”在“中心广场”南两格,西两格。“碑林”在“中心广场”北一格,东三格。
如果以“中心广场”为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、分别取向右、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方向,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长度,则 “碑林”的位置是(3,1)。“大成殿”的位置是(-2,-2)。
『师』 :很好,在以“中心广场”为原点的条件下,你能把其他景点的位置表示出来吗?
『生』 :能,钟楼的位置是(-2,1),雁塔的位置是(0,3),影月湖的位置是(0,-5),科技大学的位置是(-5,-7)。
1、例题讲解
例1 写出图中的多边形ABCDEF各各顶点的坐标。
让学生回答。
『师』 :图中各顶点的坐标是否永远不变?
『生甲』 :是。
『生乙』 :不是。当坐标轴的位置发生变动时,各点的坐标相应地变化。
『师』 :你能举个例子吗?
『生』 :可以,若以线段BC所在的直线为x轴,纵轴(y轴位置不变,则六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:A(-2,3),B(0,-3),C(3,0),D(4,3),E(3,6),F(0,6)
『师』 :那大家再思考这位同学的结论是否是永恒的呢?
『生』 :不是。还能再改变坐标轴的位置,得出不同的坐标。
2、想一想
在例1中,(1)点B与点C的纵坐标相同,线段BC的位置有什么特点?
(2)线段测定位置有什么特点?
(3)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?
『师』 :由B(0,-3),C(3,-3)可以看出它们的纵坐标相同,即B、C两点到X轴的距离相等,所以线段BC平行于横轴(x轴),垂直于纵轴(y轴)。
请大家讨论第(2)题。
『生』 :由C(3,-3),E(3,3)可知,他们的横坐标相同,即C、E两点到y轴的距离相等,所以线段CE平行于纵轴(y轴),垂直于横轴(x轴)
『师』 :请大家找出坐标轴上的点。
『生』 :B(0,-3),A(-2,0),D(4,0),F(0,3)
『师』 :这些点的坐标中由什么特点呢?
『生』 :坐标中都有一个数字是0。
『师』 :从刚才的分析中可知,在坐标中只要有一个数字为0,则这个点一定在坐标轴上。当两个数字为0时,这个点是否在坐标轴上?
『生』 :当两个数字都为0时,就是坐标原点(0,0),原点既在x轴上,又在y轴上。
『师』 :那如何确定在哪个坐标轴上呢?
『生』 :A(-2,0),D(4,0)在x轴上,可以看出这两个点的纵坐标为0,横坐标不为0;B(0,-3),F(0,3)在y轴上,可知它们的横坐标为0,纵坐标不为0。
『师』 :经过大家的共同探讨,我们可以总结出: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中至少又一个是0;横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,纵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。
『师』 :刚才已知x轴、y轴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象限,但是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。
各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征是怎样的?
『生』 :第一象限(+,+),第二象限(-,+),第三象限(-,-),第四象限(+,-)。
三、随堂练习
补充:1、在下图中,确定A、B、C、D、E、F、G的坐标。
2、如图,求出A、B、C、D、E、F的坐标。
四、本课小结
1、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。
2、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,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。
3、能适当建立直角坐标系,写出直角坐标系中有关点的坐标。
4、横(纵)坐标相同的点的直线平行于y轴,垂直于x轴;连接纵坐标相同的点的直线平行于x轴,垂直于y轴。
5、坐标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;纵坐标轴上点的坐标为0。
6、各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征是:第一象限(+,+),第二象限(-,+),第三象限(-,-),第四象限(+,-)。
第二课时
教学目标:
【知识目标】:
1、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下,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。
2、通过找点、连线、观察,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的问题,能进一步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内容。
【能力目标】:
1、经历画坐标系、描点、连线、看图以及由点找坐标等过程,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,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。
2、通过由点确定坐标到根据坐标描点的转化过程,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。
【情感目标】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,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情感、态度,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教学重点:在已知的直角坐标系下找点、连线、观察,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。
教学难点:在已知的直角坐标系下找点、连线、观察,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
教学过程设计:
一、导入新课
『师』 :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,以及横轴、纵轴、点的坐标的定义,练习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点找坐标,还探讨了横坐标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,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。
练习:指出下列各点所在象限或坐标轴:A(-1,-2.5),B(3,-4),C(,5),D(3,6),E(-2.3,0),F(0,
), G(0,0) (抽生答)
『师』 :由点找坐标是已知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,根据这点在方格纸上对应的x轴、y轴上的数字写出它的坐标,反过来,已知坐标,让你在直角坐标系中找点,你能找到吗?这就是本节课的内容。
二、新知学习
1、『师』 :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方格纸,自己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,然后按照我给出的坐标,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,并依次用线段连接起来。
(-9,3),(-9,0),(-3,0),(-3,3)
(学生操作完毕后)
『师』 :下面大家看和我画的一样吗?
『生』 :一样。
『师』 :这是一个什么图形?
『生』 :长方形。
2、还是在这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,描出下列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。
(1)(-6,5),(-10,3),(-9,3),(-3,3),(-2,3),(-6,5);
(2)(3.5,9),(2,7),(3,7),(4,7),(5,7),(3.5,9);
(3)(3,7),(1,5),(2,5),(5,5),(6,5),(4,7);
(4)(2,5),(0,3),(3,3),(3,0),(4,0),(4,3),(7,3),(5,5)。观察所得的图形,你觉得它象什么?
『师』 :分成4人小组,大家合作在刚才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(选出小组中最好的)添画。各人分工,每人画一小题。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快?
(学生操作)
『师』 :(出示学生的作品)画出是这样的吗?这幅图画很美,你们觉得它像什么?
『生』 :这个图形像一栋“房子”旁边还有一棵“大树”。
三、随堂练习
(补充)1、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,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。
(1)(0,3),(-4,0),(0,-3),(4,0),(0,3);
(2)(0,0),(4,-3),(8,0),(4,3),(0,0);
(3)(2,0)
观察所得的图形,你觉得它像什么?(像移动的菱形)
2、在直角坐标系中,设法找到若干个点使得连接各点所得的封闭图形是如下图所示的“
『师』 :现独立完成,然后小组讨论是否正确?
四、本课小结
本节课在复习上节课的基础上,通过找点、连线、观察,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,进一步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内容。
五、活动与探究
『师』 :在例题和练习中,我们画出了不少美丽的图形,下面我们自己设计一些图形,并把图形方赛直角坐标系下,写出点的坐标。大家一定要自己设计,然后我们展示给同学们,看谁设计的图形最漂亮?
如右图:
第三课时
教学目标:
【知识目标】
1、进一步巩固画平面直角坐标系,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,会根据坐标轴描出点的位置,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。
2、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,描述物体的位置。
3、能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。
【能力目标】根据已知条件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,灵活地选取既简便又易懂的方法求解是本节课的重点,通过多角度的探索既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,又可以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,让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。
【情感目标】
1、通过学习建立直角坐标系有多种方法,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。
2、通过确定旅游景点的位置,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,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教学重点: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坐标系,并能写出各点的坐标。
教学难点:根据已知条件,建立适当的坐标系。
教学过程设计:
一、创设问题情境,引入新课
『师』 :在前两节课中,我们学习了在直角坐标系下由点找坐标,和根据坐标找点,并把点用线段连接起来组成不同的图形,还自己设计出了不少漂亮的图案。这些都是在已知的直角坐标系下进行的,如果给出一个图形,要你写出图中一些点的坐标,那么你必须建立直角坐标系,直角坐标系应如何建立?是惟一的情形还是多种情况,这就是本节课的内容。
二、探索新知
1、【例】如图,矩形ABCD的长与宽分别是6,4,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,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。
『师』 :在没有直角坐标系的情况下师不能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的,
所以应先建立直角坐标系,那么应如何选取直角坐标系呢?请大家思考。
『生1』 :如图所示,以点C为坐标原点,分别以CD、CB所在直线为x轴、y轴,建立直角坐标系。
由CD的长为6,CB长为4,可得A、B、C、D的坐标分别为A(6,4),B(0,4),C(0,0),
D(6,0)。
『生2』 :如下图所示,以点D为坐标原点,分别以CD、AD所在直线为x轴、y轴,建立直角坐标系。
『师』 :这两位同学选取坐标系的方式都是以矩形的某一个顶点为坐标原点,举行的相邻两边所在直线分别作为x轴、y轴,建立直角坐标系的。这样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式还有两种,即以A、B为原点,矩形两邻边分别为x轴、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。除此之外,还有其他方式吗?
『生3』 :有,如右图所示,以矩形的中心(即对角线的交点)为坐标原点,平行于矩形相邻两边的直角为x轴,y轴,建立直角坐标系。则A、B、C、D的坐标分别为A(3,2),B(-3,2),C(-3,-2),D(3,-2)。
『生4』 :把上图中的横坐标逐渐向上、下移动,纵坐标左、右移动,则可得到不同的坐标系,从而得到A、B、C、D四点的不同坐标。
『师』 :从刚才我们讨论的情况看,大家能发现什么?
『生』 :建立直角坐标系有多种方法。
三、随堂练习
(补充)某地为了发展城市群,在现有的四个中小城市A、B、C、D附近新建机场E,试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,并写出各点的坐标。
四、本课小结
本节课的目的是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,描述物体的位置。